春天,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大自然的万物,都在铆足了劲儿孕育新生命。
《黄帝内经·素问》云: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这句话里的「发陈」,意为「推陈出新」,是说天地间有一股神秘的新生力量,能让一切旧生灵,焕发新生机,人体也是如此。
到了春三月,卵巢也会「发陈」,借机养卵再适合不过了。
今天小美给大家分享一些春季养卵妙招,助大家养出又大又圆的卵子。
1
春季养卵,重点关注这几个脏腑
中医认为肾(相当于生殖系统)、肝(相当于内分泌系统)、脾(相当于消化系统),对女性生殖和气血的影响最大,养卵时应着重调理。
[1] 肾 —— 先天之本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只有肾气充沛、精血旺盛、任冲二脉流通顺畅,卵子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成熟和排出。
不论是肾精亏虚还是肾气不足,又或是肾阳虚、肾阴虚,都会影响到卵子的形成、发育、成熟以及排出。
[2] 脾 —— 后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主要功能是将日常饮食,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输送到全身。
如果「脾」不给力,吃下去的东西无法得到正常的消化吸收,就不能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物质与能量,人体的脏腑组织就无法得到充分的营养,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健脾」、「补脾」的方法,使脾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从而得到优质的卵子。
[3] 肝 —— 女子以肝为本
中医理论认为「女子以肝为本」,肝藏血,其功能对于卵泡和内膜的生长都非常重要。
肝还负责疏泄和调节全身的气机,调节全身的气血。
女性的生理特点,也决定了肝的重要性。
-
月经期,肝负责调节气血的平衡,促进经血的顺利排出;
-
怀孕期,肝参与胚胎的营养供给和代谢产物的排泄;
-
分娩时,肝负责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助力产妇疏泄产子。
2
中医养卵的6个妙招
春季中医养卵,具体该怎么做呢?给大家分享几个妙招!
[1] 针刺
针刺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女性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针刺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疗法,目前在临床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能改善卵巢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增加窦卵泡数量和质量,还能增加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的排卵几率。
[2] 中药水罐
中药水罐是经典的中医特色技术,它是将相应中药浸煮后倒入竹罐、木罐等器皿中,然后通过对相关穴位的吸附作用,使皮肤处于充血和瘀血状,以促进药物渗入,达到效果。
[3] 艾灸
艾灸疗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的一种方法。
艾灸不仅能提升卵子质量,对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中医辨证体质属于虚寒血瘀型、脾肾不足型、气血两虚型、痰湿型等进行艾灸治疗,均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4] 饮食
春天要多吃应季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植物性雌激素的小麦、大豆、黑米、山药、豆浆等,都有助于卵泡的发育。
[5] 睡眠
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易导致卵巢早衰,影响卵子质量。
可以每晚睡前泡脚后,点压涌泉穴和失眠穴,用笔帽或其他可用的物品代替手指,由轻渐重,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每个穴位3~5分钟,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6] 情绪
情绪抑郁、焦虑等,都会影响内分泌,影响卵子的质量。
如情绪欠佳,我们可以点压按揉膻中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3~5分钟,缓解不良情绪。
上一篇:胚胎移植后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宫外孕!
下一篇:猝不及防的「胚胎停育」,到底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