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are

010-56063320

子宫内膜的好坏对试管婴儿影响有多大?很多试友都忽略了

首页 > 常见问题 >

部分小伙伴因为子宫内膜疾病的影响,在自然受孕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因此在做试管婴儿的过程中也会担心其是否会影响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美中宜和生殖中心医生表示:如果把胚胎比作“种子”,那子宫内膜相当于“土壤”,无论是自然怀孕还是做试管婴儿,土壤不好,种子就无法成功种植。
 
影响试管婴儿的子宫内膜问题
 
1、子宫内膜息肉
 
2、子宫黏膜下肌瘤
 
3、子宫内膜粘连
 
4、子宫内膜炎
 
5、子宫内膜薄
 
6、子宫内膜纵膈
 
7、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问题如何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指局部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以及伴随的血管过度生长,突入到子宫腔内,是妇科常见的一种宫腔内良性病变。
 
在不孕症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通常为良性的、子宫内膜局部的增生。70%~80%的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极少数息肉可发生恶变。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激素及受体异常、增值凋亡失衡、遗传与炎症等有关。
 
哪种情况下容易得子宫内膜息肉?
 
1)内分泌因素:因雌激素可促使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因而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密切相关。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经常吃一些激素类的保健品,都会使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
 
2)炎症因素:长期妇科炎症刺激、宫腔内异物(如避孕环)刺激、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手术操作或机械刺激,都可能引起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且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息肉越来越大。
 
3)其他:年龄增长、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乳腺癌术后长期应用他莫昔芬等,都是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发因素。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
 
与子宫肌瘤相似,阴道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超声子宫造影剂宫腔镜均能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由于宫腔镜能实时观察,同时可行内膜息肉切除术,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
 
手术切除息肉有助于自然受孕或提高ART成功率,切除子宫内膜息肉有多种方法,包括非直视下的刮宫术或息肉摘除切除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是子宫内膜息肉首选术式,术后只要恢复正常月经即可指导妊娠。而且宫腔镜手术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免去了传统手术的诸多弊端。
 
息肉数量越多,随访时间越长(尤其是两年后),复发率越高。在宫腔镜下处理完息肉,一般在1~2个月之内进行胚胎移植。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息肉?
 
1)注意阴部卫生;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各种妇科炎症、高血压、糖尿病等;
 
3)减少人工流产和使用宫内节育器;
 
4)少吃富含雌激素的食品以及保健品。
 
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子宫肌瘤在女性一生中的患病率为50%~60%,常见于30~50岁女性,20岁以下少见。
 
子宫肌瘤常根据生长部位来分类,如黏膜下肌瘤(突向宫腔)、肌壁间肌瘤(周围被肌层包绕)、浆膜下肌瘤(向下延伸并超出子宫浆膜层)或是宫颈肌瘤,偶尔也可发生于阔韧带或侵犯腹膜腔。
 
子宫肌瘤目前病因并不明确,无法进行有效地预防。主要和遗传学因素、雌激素有关。遗传、激素药物、肥胖、干细胞突变等都是可能导致引发子宫肌瘤的高危因素。
 
多数子宫肌瘤是无症状的,只有30%~40%的患者可表现出症状,这取决于肌瘤的部位与大小。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症状。有时会有大量的脓血性液体排出或者腐败物体排出,并且伴有严重的恶臭味道。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口脱出肿物,或可触及盆腔肿块。部分患者可有下腹部坠胀,腰背疼痛,肌瘤红色样变时可有急性下腹痛,伴呕吐。
 
子宫肌瘤要做哪些检查确诊?
 
建议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积极检查,比如超声检查,可以明确息肉的位置、大小、数量,及肌瘤内部是否液化、囊变等。另外还可以做宫、腹腔镜检查和妇科检查。
 
1.宫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形态、有无赘生物,明确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对小的黏膜下肌瘤也可以同时切除。
 
2.腹腔镜检查:当肌瘤须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时,可行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子宫大小、形态、肿瘤生长部位并初步判断其性质。
 
3.磁共振检查(MRI):磁共振检查子宫肌瘤准确率高,可清晰显示肌瘤大小、数目、位置、血供情况及毗邻组织关系等,尤其对子宫肌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需结合患者年龄、症状、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子宫肌瘤数目、类型、大小来综合决定。分为药物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若检查结果显示子宫肌瘤<5cm且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患者。一般可进行保守治疗,一般3-6个月随访一次,定期复查,观察有无症状或大小改变即可。
 
2.若出现月经量增多、压迫等明显症状,或发现肌瘤快速增大,则应及早治疗。
 
3.在排除子宫内膜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如米非司酮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等)治疗子宫肌瘤,若药物无法控制病情,或肌瘤影响到正常妊娠,就要考虑手术剔除。
 
什么情况下需手术治疗?
 
1.因子宫肌瘤导致月经过多,甚至发现贫血的;严重腹痛、性交痛的;因肌瘤较大出现压迫膀胱、直肠引起相应症状的;因肌瘤造成不孕或反复流产;疑有肉瘤变的。
 
2.患者准备妊娠时发现子宫肌瘤直径≥4 cm,建议先行子宫肌瘤剔除;
 
3.绝经后未行激素补充治疗但肌瘤仍有生长。
 
注:子宫肌瘤是否会影响着床取决于子宫肌瘤的位置和大小,如果子宫腔里面长的粘膜下的肌瘤,即便是很小也有可能影响受精卵的着床。
 
子宫内膜粘连
 
子宫腔粘连是指宫腔前后壁部分或全部互相粘连,以致宫腔变窄或消失,会对月经造成影响,甚至不孕。
 
如果多次进行人工流产、清宫手术等宫腔操作,对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壁会造成严重损伤,患者的子宫内膜就可能黏合在一起引起宫腔粘连。患者可能会出现闭经、月经过少、周期性腹痛、继发不孕和反复流产等。
 
宫腔粘连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进行诊断的。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粘连的金标准,宫腔镜能更准确的描述宫腔的形态、宫腔粘连的程度以及内膜的质量,并能同时进行治疗。同时镜下粘连切除也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还需要联合腹腔镜或B超监测。
 
宫腔粘连治疗方法
 
首选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粘连根据致密和面积的程度不同,治疗的效果和日后的生育结局差别较大。重度的肌性粘连,内膜几近丧失、剩余宫腔极狭小,则即便手术能重塑宫腔形态,但内膜难以再生,容易再发粘连而且生育结局不良。
 
为避免子宫穿孔等并发症,重度的宫腔粘连可能需要分次手术,而即便这样,宫腔镜手术治疗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仍存在相对高的子宫穿孔风险,需要做好腹腔镜修补的准备。
 
宫腔镜术后经治疗达到宫腔形态和内膜状况较为理想的状态,轻度粘连患者在宫内支架取出、人工周期停药后即可积极试孕。
 
如发现宫腔粘连复发可考虑再次手术,但也需要根据粘连程度和手术效果适时放弃治疗,毕竟反复手术和长期的高剂量雌激素都是有副作用风险的。
 
子宫内膜薄
 
子宫内膜多薄才算薄?
 
这个问题没有肯定的答复。目前多数以<6mm(卵泡成熟时期)为界。
 
子宫内膜的厚薄与妊娠率是有相关性的。一般来说,子宫内膜<5mm基本不能完成着床(只是说基本,当然也有例外);5~8mm是最低值。一般来说,子宫内膜厚度达到8~14 mm左右就能移植胚胎了。
 
子宫内膜为什么会薄?
 
子宫内膜原因:基底层损害及血流减少
 
子宫内膜是构成女性子宫最内壁的一层组织结构,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2层。正常子宫内膜的厚度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不是恒定的。功能层是每个周期月经来潮后要剥脱的,厚度发生变化的内膜层。基底层厚度恒定,含有大量的内膜干细胞,每个周期向功能层输送内膜细胞。
 
随着雌激素的增长,内膜增厚,基底层的血管长入功能层,每月功能层脱落,基底层再长。所以,如果基底层血管被破坏,功能层缺少血液供应,子宫内膜便长不起来。
 
什么情况下子宫内膜会变薄?
 
- 生理性 -
 
• 哺乳期、绝经期子宫内膜薄属于生理现象
 
- 病理性 -
 
• 内分泌原因:高泌乳素血症、卵巢功能衰退等。
 
• 宫腔操作: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瘢痕化内膜。
 
• 结核杆菌感染:破坏子宫内膜。
 
• 长期服用避孕药、过度节食导致全身营养不良或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也可导致子宫内膜薄。
 
子宫内膜薄的治疗
 
1、手术:搔刮刺激内膜生长
 
2、药物:
 
1)补充雌激素;
 
2)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比如:阿司匹林、肝素、万艾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有研究显示用集落刺激因子不增加内膜厚度,但可增加妊娠率;
 
3)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比如,生长激素、地塞米松、GnRH-a、HCG等等;
 
4)宫腔灌注:富血小板血浆(PRP)
 
5)子宫内膜干细胞治疗。
 
在此呼吁,尽量减少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减少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如果无法避免宫腔操作,尽量到正规医院去做。

上一篇:警惕!卵巢功能衰退会增加早死风险,千万别忽略这4件事!
下一篇:新春接好孕,这份难得的生殖备孕指南留给您~

自助预约

预约项目

联系我们

  • 010-56063320
  • 8:00-16:30 (节假日无休)
  • 北京美中宜和北三环院区生殖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号
  • 美中宜和天津院区生殖中心
    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东路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