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胞胎妊娠意味着双倍的幸福与期待。然而,并非所有双胞胎妊娠都能顺利进展,在某些特殊状况下,减胎成为保障母婴健康的无奈之举。究竟哪些情况会促使这一艰难决定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
母体存在严重基础疾病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孕期母体的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显著加重,这对本身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孕妇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以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例,其心脏收缩功能减退,心腔扩大。在双胞胎妊娠时,心脏需为两个胎儿供血,负担剧增,极易引发心力衰竭。研究显示,此类孕妇在双胎妊娠时,心力衰竭发生率比单胎妊娠高出数倍,严重危及母体生命安全,也极大影响胎儿的氧气与营养供应,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在此情形下,减胎可减轻心脏负荷,提升母体及剩余胎儿的生存几率,保障母婴安全。
肾功能严重受损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其肾脏排泄与调节功能本就受损。双胎妊娠时,肾脏需承担更多代谢废物排泄任务,使肾功能恶化风险大增。同时,肾功能异常会影响胎盘血液灌注,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等不良结局。例如,当孕妇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低于 60ml/min,双胎妊娠会加速肾功能衰退,且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可超 50%。为保护母体肾功能,减少对胎儿的危害,减胎常成为必要选择,可改善胎盘血供,为剩余胎儿创造更好发育条件。
胎儿出现严重发育异常
胎儿严重畸形
双胞胎妊娠中,胎儿畸形发生率相对单胎更高。若其中一个胎儿确诊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或严重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合并脊髓脊膜膨出等,且出生后难以通过手术有效治疗,医生通常会建议减胎。继续妊娠不仅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经济与心理负担,还会使母体面临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增加分娩风险。例如,严重神经管畸形胎儿在子宫内发育,可能影响正常胎儿生长空间与血液循环,分娩时易致难产,对母体和正常胎儿造成伤害。通过减胎去除严重畸形胎儿,可降低这些风险,保障正常胎儿和母体安全。
胎儿染色体或基因异常
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如唐氏综合征(21 - 三体)、爱德华兹综合征(18 - 三体)等,以及某些严重单基因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苯丙酮尿症等,在双胞胎妊娠中也可能出现。这些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胎儿,往往存在严重智力发育障碍与多种器官畸形,出生后生活质量极低。例如,患有唐氏综合征的胎儿,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等,需长期医疗护理。若双胞胎中一个胎儿确诊此类严重异常,减胎可避免家庭面临巨大养育压力,保障另一个胎儿健康成长,减少异常胎儿对母体和正常胎儿的不良影响。
多胎妊娠引发严重并发症
双胎输血综合征
双胎输血综合征是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特有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在 10% - 25%。单绒毛膜双胎的两个胎儿通过胎盘血管吻合支共享血液循环,发病时,血液从供血儿流向受血儿。供血儿血容量减少,出现贫血、生长受限、羊水过少;受血儿血容量增多,心脏负荷加重,出现羊水过多、胎儿水肿。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 70% - 100%。对于病情严重,如 Ⅲ 期及以上,出现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消失或反向等情况的患者,减胎可打破异常血液循环,挽救另一胎儿生命,显著提高剩余胎儿存活率。
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
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在单绒毛膜双胎妊娠中约占 15% - 25%,表现为一个胎儿体重低于同孕周第 10 百分位数,另一个正常。其中 Ⅱ 型预后最差,主要因胎盘血管异常,导致胎儿营养不均衡。随着孕周增加,Ⅱ 型胎儿发生胎死宫内风险极高,且一个胎儿死亡后,可能通过胎盘血管交通支致另一胎儿急性失血、脑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在孕周较小(小于 26 周)时,减胎可避免一个胎儿死亡对另一个胎儿的严重不良影响,提高剩余胎儿生存质量。
双胞胎妊娠减胎决策复杂且严肃,涉及母体和胎儿多方面因素。若准妈妈孕期发现可能需减胎的情况,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与专业医生充分沟通。医生会综合评估病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自行决定,务必遵循医生专业指导,以保障母体和胎儿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