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素高,也称为高泌乳素血症,是指人体内泌乳素水平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状态。泌乳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然而,当泌乳素水平过高时,会对身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包括月经异常、溢乳、不育或流产,以及全身症状如头痛、呕吐、视野缺损等。本文将从泌乳素高的原因、症状、危害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科普,帮助读者了解并应对高泌乳素血症。
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有哪些呢?
泌乳素高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生理性、药理性、病理性等多种因素。
首先,生理性的因素主要涉及到妊娠和哺乳这两个自然过程。然而,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情况,如身体受伤、进行运动、低血糖状态、心肌梗塞、外科手术、静脉穿刺等,都可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此外,吃饭、性行为以及睡眠等日常活动,同样也会对泌乳素水平产生影响。
其次,药物性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些能够影响下丘脑多巴胺系统或者垂体多巴胺受体的药物,都有可能诱发高泌乳素血症。例如,抗抑郁药和神经安定类药物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最后,病理性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则更为复杂。这其中包括垂体疾病,如泌乳素瘤、蝶鞍内肿瘤等;下丘脑及垂体柄疾病,如肉芽肿性疾病(包括肉样瘤病、结核等);原发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肾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肢端肥大症等。其中,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垂体腺瘤,约占所有垂体腺瘤的40%,是病理性慢性高泌乳素血症的主要原因,其影响仅次于妊娠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高泌乳素血症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泌乳素高的症状表现各异,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溢乳和月经异常。溢乳表现为非妊娠和非哺乳期间出现乳汁分泌,而月经异常则包括黄体期缩短、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月经稀发甚至闭经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生育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方法主要包括对因治疗、降泌乳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等。对因治疗是指针对引起泌乳素升高的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如停药或更换药物、调整甲状腺功能等。降泌乳素药物如溴隐亭等,可以有效抑制垂体泌乳素分泌,从而缓解症状。手术治疗适用于垂体瘤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泌乳素升高,而放射治疗则适用于部分不适合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患者。
上一篇:促卵泡生成素高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卵泡不成熟是什么原因引起